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新材料和智能制造技术产业发展需求,立足苏北、服务江苏、辐射全国,培养具有一定人文素质,具备材料科学以及相关的数学、化学、物理等方面的系统基础知识,掌握纳米材料与技术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相关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科学创新意识、较强的实验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工程实践技能,能在纳米材料的制备、纳米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纳米材料的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改造、项目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毕业5年左右,应达到以下预期目标:
1.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素养、工程伦理意识及国际视野,恪守材料科学职业道德规范,能够在纳米技术创新中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2.能够在职业工作中运用自然科学知识、工程基础理论和化工专业知识,结合现代工具针对纳米材料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并实施工程活动/项目。
3. 能作为骨干或团队负责人胜任纳米材料或微纳制造相关领域科研、工程设计、工艺改进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4. 熟知纳米材料及相关行业的法律法规,并能将社会、健康、安全、环保等因素融入到纳米材料生产、开发与管理等过程中。
5.能够适应纳米材料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需求,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竞争力。
二、核心课程
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纳米材料制备与表征、AI与材料智能制造、材料表面与界面、先进功能材料
三、就业方向
1.可在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从事研发工作;
2.可报考材料科学、物理学或化学交叉领域研究生。
四、优势与特色
1.该专业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化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独特的学科优势。
2.拥有完善的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室、科研平台、企业实践基地等。
3.强调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结合,培养具备宽厚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4.紧密跟踪纳米材料与技术领域的前沿动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科研方向。
5.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